OLED是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簡稱,即有機發光二級管。它具有不需要背光源、省電、亮度更高、成本更低的特點,自2003年開始,陸續有廠家把OLED技術應用在數碼相機、手機、MP3等數字產品的顯示屏幕上,隨著OLED技術難點不斷地被攻克,成本和價格也逐年下降,市場需求也迅速升溫,應用OLED的終端產品也越來越多,可以預見,OLED將成為繼LCD之后最火的顯示屏之一。
顯示行業:LED與OLED產業的此消彼長
全球已有100多家的研究單位和企業投入到OLED的研發和生產中,包括目前市場上的顯示巨頭,如三星、LG、飛利浦、索尼等公司。整體上講,OLED的產業化目前已經開始。其中單色、多色、和彩色器件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水平,大尺寸全彩色器件仍存在部分困難。
產業的發展總是出乎預測:2011年初,行業紛紛預測當年的LED將有電視背光大規模驅動飛速增長,而多場突如其來的綜合因素卻使得LED增長率只有寥寥的不到20%;而當大家紛紛預測OLED只能溫和增長時,40億美金銷售額、230%的爆發式增長,又著實突破了所有人的眼球。LED與OLED的此消彼長與消費習慣有著莫大的關系:LED背光電視的滲透率不如預期導致了LED的增長率下調,短期內只能上看常規照明的需求拉動;而以三星為首的智能手機、PAD等移動終端高端用戶在2011年的爆發性增長引領了OLED的小井噴。
全球OLED市場目前只有40億美金,為1000億美金面板產業的4%,但2011年據Display Search分析,OLED 2018年則將創造超過200億美金產值,預計將達到所有平板顯示器產值的16%,其中在OLED的應用里,智能手機屏幕用OLED占據絕對主導地位(﹥80%),而2011年底三星以及LG紛紛投產的55英寸OLED-TV,將在OLED大尺寸應用拉開帷幕,預計2015年大尺寸用OLED產值將與現在的小尺寸智能終端用OLED平分秋色。
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,OLED可分為主動式驅動(有源驅動Active Matrix:AM-OLED)和被動式驅動(無緣驅動Passive Matrix:PM-OLED ).PM-OLED在汽車、消費類電子、醫療儀器、工控儀表、安全設施、智能監控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,特別是汽車應用領域的對PM-OLED的需求在增加。而AM-OLED的終端應用為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,自2009年起AM-OLED超越PM-OLED出貨量后,AM-OLED一枝獨秀,2011年全年40億美金的銷售幾乎均由智能手機的AM-OLED拉動。
OLED照明:快速增長的趨勢
OLED照明是照明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,市場潛力巨大,國內外政府都大力資助,照明和顯示行業巨頭都積極投入研發,但由于量產成本成本較高、良品率低、尺寸小、壽命較低等四大核心因素,目前尚處于量產前期階段,全球只有在2011年兩個示范性商業照明工程案例,尚未大規模商業化。
目前OLED照明之所以還無法得到應用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居高不下的成本,現在OLED照明數倍于LED照明,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于傳統照明。雖然成本的問題可以通過提高器件的亮度得到適當改善,但高亮度又帶來了壽命的問題。重要的是,生產設備的不成熟和缺乏可靠的量產環境中實現OLED的工藝流程,導致OLED的成品率低下,使用OLED照明產品成本無法降低,這反過來又影響了OLED的大批量生產的推廣